当前位置: 首页  >> 非遗 >> 民间工艺

十二道制茶工艺 助“川南雀舌”走进省级“非遗”

文章来源:纳溪文化馆   发布时间:2014-04-09 22:44:40   浏览量:[]

  “‘川南雀舌’是早茶系列,这是今年制作的最后一批青茶,清明节后就不再出雀舌了……”4月8日,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的“非遗”传承人王大授,正带着他的两个徒弟赶制今年最后一批“川南雀舌”手工青茶。据悉,“川南雀舌”因其茶叶形似麻雀舌尖而得名,选用清明前的鲜嫩独芽经过摊凉、杀青、压理、冷却、辉锅等十二道纯手工工艺制作而成。

  我区是中国早茶主产区之一,更是“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”——“川南雀舌”茶的主产区,该茶集中区位于棉花坡镇金凤山山顶。据资料显示,早在明末清初年间,金凤山下的金凤山寺内高僧上山品茶,众人请其为该茶赐名。大师沉吟良久,“此乃川南名山,山涧飞雀成群,此茶形状酷似飞雀舌尖,名‘川南雀舌’可矣。从此“川南雀舌”之名不胫而走。
       今年79岁高龄的王大授是高级农艺师,是纳溪为数不多掌握“川南雀舌”的传统手工工艺制茶师,门下徒弟已有近300人,直到今天,他仍然保留独特的手工制茶。
  据王大授介绍,四川解放后,纳溪的茶叶还属于自产自销、自产自饮模式。“文革”开始,作为农技人员的王大授对“革命”的热情总是不高,单位领导认为他的革命‘惰性’太强。1968年,王大授被派往各乡镇指导茶叶栽种、焙制。“虽然纳溪种茶的历史很久,多为村民自种自饮,成片面积还不足千亩。”王大授回忆。
  王大授离开“批斗”大会现场,行走在各乡镇茶林中,每天20多公里的林间村道对于而立之年的他来说也不轻松,到了农户家,还得和村民进行座谈交流,说服群众发展茶叶。‘文革’结束,多种经营催生了纳溪茶的大面积发展。“85年,纳溪区的茶林面积就超过3万亩,各村都有自己的茶厂,甚至部分生产队都有了自己的茶厂。”说起纳溪茶叶的发展史,王大授露出了微笑。
  从那时开始,村民有了种茶的积极性,王大授率队开始对茶叶品种进行引进改良培育,先后引进培育出乌牛早,平阳早,福鼎、福云系列茶种,广袤的茶林覆盖了纳溪的山地丘陵。“川南雀舌”这一历史名茶再次被提出,传统的制作技术基本失传,零星的文字记载已经不能制作出茶。
  “那时候王老师对‘川南雀舌’完全到了痴迷的境界,采摘不同种类的茶叶进行焙制,白天没有试制完的茶叶,晚上带着鲜叶回家继续制作。”王大授的徒弟唐顺金如今已有60多岁,回忆当初王大授制作“川南雀舌”茶叶的一些事情还记忆犹新。
  “‘川南雀舌’的制作,减弱了绿茶的茶汤色彩,保证了茶汤的滋味。”王大授介绍,茶汁的好坏,除了茶叶的品种,还得考虑到茶树的施肥。“川南雀舌”采用的是“福鼎大白茶”鲜叶,茶林中间种落叶乔木千年桐,桐树叶和桐子果掉地腐烂,成为茶树的有机肥。“桐花引凤,清茶映明”正是对“川南雀舌”茶林的的真实写照。
  据王大授介绍,在制作“川南雀舌”时,要将采摘的鲜叶进行摊晾,散去茶叶中的水分;然后高温杀青,杀青温度在160-170℃,排除茶叶中所含的青叶醛、青叶醇等物质,促使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钝化,保证茶叶自然的绿色。杀青结束再次进行摊晾,待茶叶散掉热气后进行适当揉搓,压扁造型。“加压的重量要够,让其外形扁平,并破坏茶叶细胞,溢出茶叶中茶多酚和氨基酸,增添茶汤滋味,否则茶叶细胞未能劈坏,茶味不浓。”王大授告诉记者,“茶叶的每道工序结束,都离不开摊晾,最后在造型烘干后,烩锅的工序也不能少,烩锅能达到提香留味。”
  据王大授介绍,一盒正宗的的“川南雀舌”茶叶,要经过鲜叶采摘、筛选分级、鲜叶摊凉、杀青、冷却摊凉、去沫、压理形扁条、冷却摊凉、干燥、冷却摊凉、辉锅、提香等十二道手功工艺。“川南雀舌”采用纯手工制作,制作流程细腻而繁琐,一个经过10年练习的熟练工人,每天也最多能制3斤茶。“2015年,极品‘川南雀舌’价格已经达到每斤3000元的价格,每年1000多斤的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。”茶场负责人杨远贵告诉记者。
据悉,2006年,“川南雀舌”荣获“中国最有特色的旅游商品”的殊荣,2014年,“川南雀舌传统制作技艺”通过四川省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评定。